税务稽查举报下的策略应对

作者:段从军

税务信息化的时代,通过大数据分析后进行的税务稽查已为大家耳熟能详,但由举报引起的税务稽查则一直是小概率事件。而从笔者今年所服务的客户情况来看,由税务举报而引起的税务稽查明显较往年增加。笔者今年就已接触了四起税务举报引起的税务稽查事件。特将笔者在应对这类税务举报引发的税务稽查中的经验分享如下。

一、税务举报的信息来源

1、内部员工举报

这类举报往往缘于企业内部员工对晋升、调岗等不满,进而利用所掌握的信息向税务机关进行税务违法举报。这类税务举报在实践中发生的频率最高。笔者曾经处理的一个举报案例,因公司迁移到外省市,内部员工不能到异地工作而需要调岗,该员工则进行了实名举报。在公司自行处理完毕第一轮税务稽查后,因对稽查结果不满意,该员工甚至将税务稽查部门一并进行了举报。而在笔者今年处理的另一个税务举报案例中,企业内部员工实名举报,亦是因为对第一轮稽查结果不满意,进而到抖音上进行了公开举报。

2、职业举报人为奖励而举报

职业举报人为奖励而举报,乍一听,感觉不可思议。而这不可思议的行为在现实中确有发生。根据《检举纳税人税收违法行为奖励暂行办法》(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令)[2007]第18号第六条规定,检举的税收违法行为经税务机关立案查实处理并依法将税款收缴入库后,根据检举时效、检举材料中提供的线索和证据详实程度、检举内容与查实内容相符程度以及收缴入库的税款数额,对检举人按以下标准计发奖金:

入库税款数额

奖励

>1亿元

10万元以下

5000万-1亿元

6万元以下

1000万-5000万元

4万元以下

500万元-1000万元

2万元以下

100万-500万元

1万元以下

<100万元

5000元以下

试想一下,职业举报人如果1年举报10个案例,则按上述标准获得的奖励收入可能大大高于一般的白领年收入。这么轻松获得的收入,难免不会有一些人走上这条在大多数人看来不太光彩的道路。

在笔者协助处理的一个税务举报案例中,因该公司为上市公司,被举报信息在上市公司年报中有相关披露,专业人士稍加分析则可以得出企业的交易在税务处理上存在瑕疵。经笔者和被举报企业共同分析,该举报较大可能是职业举报人为拿到奖金而进行的举报。

3、竞争对手举报

该类举报则缘于互为竞争对手,为了打压对方而进行的举报。如2011年森马服饰在上市前被森马离职员工的举报偷税,森马服饰董事长表示该举报为竞争对手捣鬼。这类举报则极易发生在公司拟上市前或正在上市,通过举报,则可能对拟上市企业直接与上市无缘,而对已上市企业,则可能给其带来声誉影响。

4、经济纠纷举报

在经济纠纷中,如果通过正常合理的渠道无法解决,则可能会将税务举报作为一种解气的手段。如皇明太阳能的一位经销商在被皇明单方面取消总代理资格后,双方协商及诉讼解决未果。无奈之下,该经销商实名举报皇明太阳能“偷税漏税”。又如笔者服务的客户,因和供应商发生纠纷,迟迟无法解决,客户一怒之下举报对方偷税。

5、情感纠纷举报

夫妻情侣因共同生活,互相掌握对方不少经济信息。在保持亲密关系时,这种信息分享体现了双方之间的互相信赖度。而一旦感情纠纷,闹到分手程度,则易利用掌握的对方信息去攻击对方。如在2012年,一对夫妻因情感纠纷,妻子实名向长沙市芙蓉区国税局稽查局举报丈夫及其公司涉嫌偷税漏税。

6、跟风举报

蹭热点已经成为当今的流量密码。一旦企业出现负面新闻时,各种蹭热点的蜂拥而至。墙倒众人推,此时,举报偷税也就习以为常了。笔者服务的一家客户就是因为负面舆论,而被跟风举报有偷税嫌疑。

7、股东纠纷

一些公司股东在合作前亲密无间,一旦合作后,由于利益关系开始产生隔阂。这种隔阂,如果双方未能妥善控制和处理,则可能进一步加大双方之间的矛盾,从而引发一方股东举报偷税。如深圳某企业股东因为分红产生矛盾,一气之下向税局举报企业偷税,从而触发了税务稽查。

二、税务举报下企业应对策略

对于税务举报引起的税务稽查,处理不好,很容易导致企业和税务机关都极为被动。因此,对于税务举报,企业需要高度关注可能引发的潜在风险。为此需要注意:

(一)避免盲目相信税务关系

在税务举报引发的稽查中,通常需要给予举报人案件处理回复。一些企业在处理过程中,错误认为只要“搞定”税务机关,则税务机关即可以轻度处理方式回复举报人即可。须知,这样的想法是非常危险的,很有可能不但应付不了税务稽查,还有可能引发举报人员多次举报甚至连带举报税务人员的风险。试想,执法人员怎么可能为此去承担自身的执法风险?

(二)资料提交应审慎

在税务举报引起的税务稽查中,税务机关对举报事项的稽查会比其他情形下的稽查通常更为严厉。为此,企业应积极主动配合税务机关的检查,及时提交税务机关要求的相关材料。但在配合过程中,企业尤其需要注意,提交的资料的不恰当性很可能引发更大范围的税务稽查。为此,企业应对提交给税务机关的资料进行重点审核和风险评估,经审核评估后再提交。

(三)政策逻辑把握要准确

在应对这类税务稽查过程中,对税务机关的事项定性要进行税收政策适用性的分析。尤其地,中国税收政策的复杂性,加之举报给税务机关带来的压力,难免不会出现在处理定性上,税务机关采取的税收政策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执法人员,从而出现定性不完全正确的情形。为此,企业应仔细分析相关业务实质,准确掌握相关税收政策,有理有据和税务机关进行沟通。

(四)运用必要的税务稽查应对技巧

在这类举报型的税务稽查应对过程,一些必要的应对技巧是非常必要的。通常包含但不限于举报背后的逻辑分析、举报信息渠道的可能来源分析、税务机关的关注点分析、引发的税务后果分析等等。

毫无疑问,这样的税务稽查应对技巧,以及政策逻辑把握,资料审核等对一般企业而言具有较大的挑战性,具备高度专业而丰富的税务专业人士的助力将更有助于企业解决此类问题。

三、税务举报预防性措施

由于大多数税务举报信息准确度高,被举报企业在稽查结束后基本都需要补税,对股东及企业带来的税务影响较常规的税务稽查影响更大,为此更需要企业采取一些预防性措施,规避或降低税务举报带来的税务风险。

(一)税务举报预案

企业在日常管理中要对可能引发税务举报的事项有预案。如合理进行内部人员管理、建立信息隔离机制、纠纷妥善解决机制、信息披露审核机制等,避免内部员工纠纷处理不当、经济纠纷处理不当等原因引发的税务举报。如一些公司对于信息管理非常严格,在权限设置、邮件外发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尽可能将信息控制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可以大大降低信息外泄的风险。又如,在和外部发生纠纷的情形下,要妥善考虑纠纷是否本身存在税务瑕疵,否则容易成为对方税务举报的把柄,导致对方做出两败俱伤的举动。

(二)引入内部税务专家或聘请外部顾问提升税务合规水平

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从防范举报税务风险来说,更重要的是企业需要自身全面性的税务合规。根据我们服务客户的经验,企业经常发生的情形是:由于企业内部缺少专门的税务专家,而内部财务人员长期从事财务工作,容易忽视财务视角和税务视角的差异,往往从财务视角理解企业的税务合规性,从而造成自身判断已经相对全面税务合规,而在我们对企业进行税务健康检查后企业才忽然感叹自身在税务合规方面存在诸多需要改善之处。此外,一些企业内部机制不畅,造成的税务不合规也比比皆是。

试想一下,在非全面税务合规的情况下,一个上市公司因信息披露被职业举报人发现税务瑕疵而举报、或是掌握大量信息的企业内部人员实名向税务机关举报偷税,又或是拟上市公司的招股说明书中被竞争对手找出税务瑕疵向上市审核机构进行举报而导致无法上市….,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因此,防范税务举报的最好方法就是招聘专业的内部税务专家、引入外部机构进行专门的税务合规检查及税务顾问咨询,这些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的税务合规度,降低被稽查举报的风险。

生意营销3大宝:彩铃、定位、认证,一个也不能少,如有需要,添加 微信:wanda8585799  备注:3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20277912@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lzz8.com/15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