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姓的来源和历史王姓的来源和历史!

简说中国姓氏起源

为什么孩子出生要随父姓?为什么陈姓田姓是一家?中国的姓氏是怎么来的?古代姓名又有哪些规则?本文将为您回答这一系列问题。

中国姓氏最早起源于对早期原始宗教以及图腾和祖先的崇拜。同一个祖先繁衍的后代则成为同一个氏族。姓源自古老的氏族部落,同姓之人即有着相同的祖先,存在血缘关系,所以同姓之人不能通婚,氏则由姓分化而来,有一定地位的男性才有氏,氏主要来自封地或者官职的名称,一个人的姓无法变更,氏则可以根据不同情况改变。这一习惯最起码延续到秦朝以前。只有到了秦汉时期 姓和氏才统一起来,合成姓氏。

张姓的来源和历史王姓的来源和历史!

原始社会的早期是母系氏族社会, 由于生产力的局限, 女性在食物采集和早期农业上有先天的优势,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导致女性成为一个宗族的领袖。和后来父系社会一样, 女性首领可以有很多个配偶,所以她的后代只知道自己的母亲是谁, 但不太会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因此在母系氏族社会, 大家都是随母姓。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上古八大姓都是女字旁,这是早期母系氏族社会留下的痕迹。

张姓的来源和历史王姓的来源和历史!

在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以后, 同样的道理, 后代子孙才会随父姓。而在生产力飞速发展的今天, 原本在农业社会由于体力问题沦为男性附庸的女性,在今天脑力劳动为主的社会并不弱于男性,鉴于经济基础的改善, 女性的社会地位也大幅提高。所以一般要求孩子随母姓的情况多数属于夫妻之间女性收入大于男性的家庭,剩下的大部分属于被某拳派洗脑跟风。事实上, 法律上随父随母已经完全放开, 但当下社会,绝大部分男性承担的责任要大于女性, 所以争论这个问题有点为时过早, 总之一句话, 好好商量, 不要盲目跟风。

言归正传,姓出现以后, 后代之间会随着部落迁移逐渐分化,所那么后人为了彼此区分,就因地制宜各种改姓,由此产生了氏。

张姓的来源和历史王姓的来源和历史!

我们最早熟悉的黄帝 因为居住在姬水边,称为姬姓 ,按照先秦时期的命名规则,其实黄帝的这个姬最早是区别于其他兄弟手足作为氏存在的,毕竟传说他还有个哥哥叫炎帝 因为在姜水河边居住而姓姜。 我们可以理解为姜姓和姬姓最早都是作为氏存在。他们的姓来自于父亲少典,但少典的姓,争论太多,传说为主,没法考证。

需要重点讨论的是,同一个时代的氏,也可能成为后代的姓。比如说黄帝姬轩辕,是姬姓,他的二十五个孩子, 搞出十四个氏。而这十四个后代应该这么叫:姬姓某氏,但实际上这十四个氏也成为后世的姓的来源。传说里商朝的祖先契,是黄帝曾孙帝喾的孩子,因为辅佐大禹治水有功, 被封在商地,赐姓子。而这个用于区别于帝喾其他后代子孙的子氏,则成为商王朝君主的姓氏。而帝喾的另一个儿子后稷则一直以姬为姓,直到春秋战国时期后代才各种改姓。

张姓的来源和历史王姓的来源和历史!

解决了这个问题, 接下来就好理解了。

黄帝是姬姓始祖, 他的二十五个儿子, 其中记载的得到了自己的氏的有十四个。这十四个儿子的后人就以这十四个氏,为自己的姓。姓的种类和规模就这样扩大了。后来的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秦朝的祖先夏禹、契、后稷、伯益等,都被当做是黄帝的后代。其中后稷的后代周武王姬发建立了周王朝 分封时期搞出了53个姬姓封国,外加各种异姓封国(姜姓齐国、子姓宋国、芈姓楚国、妫姓陈国等)。这些封国或以国为氏,或因封邑地名为姓,由此形成了今天大多数的姓氏。

姬姓,是名副其实的万姓之祖。

脱胎于母系氏族社会的上古八大姓(八大姓来源于互联网统计,存有争议),是后来百家姓的主要来源。在介绍上古八大姓的时候,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姓氏都完全意义上来自于这八大姓,同姓并非完全共祖。即便是同样的姓氏, 在历史的长河中, 存在各种改姓赐姓等等派生方式。比如吕姓, 除了源自于姜姓齐国, 其后还有在晋国的大夫魏犨的儿子,魏锜,因为封在吕地, 后代也姓吕,但是这两者并不是共祖。

张姓的来源和历史王姓的来源和历史!

姬姓,源自于姬轩辕黄帝,是八大姓里历史最悠久传播最广泛派生姓氏最多的姓氏, 从这个角度讲, 黄帝老爷子确实为华夏人文始祖。

首先黄帝二十五个孩子, 有十四个儿子有自己的氏, 最终形成自己新的姓氏,比如黄帝的孙子, 就因为发明了弓,任职弓正,后代遂赐姓张,后裔逐渐以张为姓氏。张姓还有一支是聂姓改姓而来:三国时期魏国名将张辽, 祖上是聂壹的后人,聂壹因为发动“马邑之谋”失败, 得罪于匈奴,又不受汉王朝待见, 其后人改姓张,遂有张辽。

张姓的来源和历史王姓的来源和历史!

张姓姓氏图腾

姬姓传播到周王朝之前,依然派生出众多古老的姓氏, 在周王朝建立后,由于周天子的封建诸侯, 姬姓进入一个改姓大爆发的时代。

首先周武王以及其后的天子先后封建的五十三个姬姓诸侯国,这些诸侯国按照西周的分封制,也会将国内有功劳的大夫,再进行分封。而分封的大夫们,为了显示自己的尊贵, 多以封地为氏。毕竟, 姓可以标记血脉来源, 而氏才可以显示尊贵。你混得好不好,这也是后世郡望堂号的由来。某地的某氏经常出现豪门大佬, 家族多为显贵,那么这个地方就是该氏的郡望。由此封邑的后人更喜欢以封地为姓氏,由此显示自己出身高贵, 祖上显赫。

张姓的来源和历史王姓的来源和历史!

红点标记为姬姓诸侯国

我们单纯以晋国为例, 就可以发现,晋国三军六卿里的十一个家族,栾氏、先氏、郤氏、狐氏、韩氏等都是晋国公室后代, 由于世系逐渐疏远, 最终失去了辅佐晋国国君的意愿。先氏的第一代先轸, 因为封地在原邑, 也称为原轸,而狐氏第二代狐射姑,因为封地在贾,加上家中排行老二, 遂被称为贾季。韩氏始祖韩万,原本是姬姓, 因为封在韩邑, 遂称韩万。

张姓的来源和历史王姓的来源和历史! 黄帝世系表

最有代表性的是魏氏, 魏氏始祖为周文王第十五自毕(姬)公高,因为封在毕国, 遂称毕公高,其后国势衰微,后人毕万侍奉晋献公, 随晋献公消灭耿、霍、魏三国, 被晋献公封在魏地,后代遂以魏为氏。到晋文公时期, 遂有武将魏犨,魏犨的儿子魏锜,封地在吕, 后代以吕为氏,魏锜也叫吕锜。魏氏后裔搞出三家分晋以后, 建立魏国,魏国建议以后,各非嫡长子的公室子孙, 又先后有自己的封邑, 继续派生。

周武王分封诸侯,除了诸侯国内的封地派生姓氏的方式, 还有以国为氏,派生出的晋姓、吴姓、郑姓、鲁姓等等。所以严格意义上讲,这部分人未必在血统上源自于姬姓, 但属于法统上的姬姓旁支。

姬姓在先秦时代演化出多个分支姓氏,如周姓、吴姓、郑姓、王姓、鲁姓、曹姓、魏姓等411个姓,占《百家姓》总数504姓的82%,由这411个姓衍生出来的姓氏更是数不胜数,姬姓是名副其实的“万姓之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汉族姓氏的起源。

张姓的来源和历史王姓的来源和历史!

引自百度百科

姜姓,源自于神农氏炎帝,因为生于姜水, 长于姜水, 故以姜为姓。派生于神农氏的共工氏部落首领、有邰氏部落首领都来自于姜姓。炎帝部落后来与黄帝部落合并杂居, 炎帝后裔伯夷在大禹时期担任“四岳”官职, 被封在吕地,建立古吕国,其后裔以封地为氏。伯夷的三十七世孙,有名的破落户吕尚,因为辅佐周文王父子建立周朝有功,被封在齐国。这就是为什么吕尚属于姜姓吕氏的原因。这一时期的齐国也被称为姜姓齐国。

张姓的来源和历史王姓的来源和历史!

有趣的是,那个传了千年比夏朝还要古老的姜姓吕国,和姜姓齐国共存了三百多年以后, 在公元前679齐桓公姜小白时期, 被楚文王所灭。其国民以国名为氏,成为吕氏的一支。

所以伯夷是吕姓始祖。但吕姓并不完全来自于伯夷,比如我们在《晋国兴衰史下》里边讲到的魏国始祖魏犨先生, 其儿子魏锜因为在晋国被封在吕地,叫吕锜, 后人以吕为氏,也是吕氏的一支来源。

和以封地为名以及国灭之后以国为氏的情况在先秦时期非常多, 姜姓因为这个原因,从齐国第一代国君姜太公起,共有102个姓氏由姜姓繁衍而来,包括吕、许、谢、纪、丘、卢等64个单姓和淳于、东郭、高堂、子雅、雍门、公牛等38个复姓,在此不一一赘述。

姒姓来自于大禹, 但据说黄帝的老母亲附宝和炎帝母亲任姒也是姒姓, 而黄帝时代要比大禹时代早很多。所以我们推测姒姓可以再上溯到黄帝时期, 附宝何任姒的娘家部落——有蟜氏。有蟜氏部落长期和有熊部落通婚的习俗。有熊氏部落首领少典娶女登(任姒),生炎帝, 娶附宝, 生黄帝。由于有蟜氏和有崇氏活动范围比较重叠, 我们不严谨的推测大禹的有崇氏部落继承自有蟜氏部落。

张姓的来源和历史王姓的来源和历史!

大禹建立夏王朝, 认为夏王朝也是部落联盟的朋友也可以称之国名为夏后氏。实际上, 有虞氏的舜帝建立的国家,我们也可以称国名为有虞氏,尧建立的国家为唐国。在部落联盟和国家的界限还处在模糊界限的时候, 这两种称呼并不违背。而夏王朝和前两者的区别,主要是禅让制和世袭制的区别。

夏朝灭亡以后,后人以国名为氏, 成为夏后氏, 逐渐演变成夏氏。姒姓夏氏是中国及其古老的姓氏之一,一直到汉朝时期, 国人自称皆为夏族。

张姓的来源和历史王姓的来源和历史!

需要注意的是, 夏朝的君主自称为后, 商朝的君主称为王, 周王朝的君主则称为天子。夏朝以前的君主称为帝,四者的含义是一样的。只有到了秦国统一六国以后, 始创皇帝称号, 君主才称为皇帝。

除了姒姓夏氏, 今天夏姓的另一个来源是妫姓夏氏。昔日舜帝后裔建立陈国,陈宣公庶子叫妫西,子子夏,其孙子徵舒以祖父的子为氏, 成为夏氏的又一来源。

姒姓比较有名的后人, 有周文王的正室太姒,周幽王的小老婆褒姒。姒姓大禹建立了夏朝,所以夏朝君主是姒姓。西周分封夏朝后裔东楼公建立杞国, 国灭以后后代以杞为姓,派生出杞姓。

赢姓,来自于黄帝长子少昊,因为生在赢水,故以赢为姓,其后传到伯益这一代, 因为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帝赐姓为赢。不知道为何舜帝会对一个已经姓赢的人再次赐姓赢,那个时候姓的继承有点飘忽不定, 或许是传到伯益这里的时候, 因为各种原因, 伯益已经改姓其他, 然后因功劳而得以重新姓赢。

张姓的来源和历史王姓的来源和历史!

伯益的后裔流落全国, 其直系后裔先后侍奉商王朝和周王朝。辅佐商纣王的飞廉和恶来父子俩, 就是赢姓后人。在周王朝的时候前期一度式微。周穆王时期, 其后人造父因为给天子御马有功,被封在赵城,为赢姓赵氏。后来分化出两支, 一支在西戎逐步扩张形成秦国,一支侍奉周天子到周幽王时期,叔带这一代由于周幽王五道,带着族人去了晋国避难,最终成为三家分晋中的赵氏。

张姓的来源和历史王姓的来源和历史!

所以秦